李麗教授表示,黃斑部病變多半是老年人出現的症狀,但最近患者卻有年輕化趨勢。 其中30到40歲患者增加3成,大多都是智慧型手機重度使用者。 然而熄燈後,不管是看手機,還是滑平板,不只黃斑部病變,初期會引發幹眼症,嚴重則讓白內障提早報到,甚至讓視力喪失,變成失明。 病變初期,得接受雷射或注射類固醇,才有機會治癒。 醫院眼科教授建議,除了多補充葉黃素,最重要的是戒除使用手機的不良習慣。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因為睡前忍不住滑一下,造成的恐怕是一輩子的傷害。 朋友們:為了自己和家人以後切記關燈後不看手機。 緊急通知有手機的人 ,黑暗中看手機,易失明! 那麼,怎麼睡眠才是最科學的方式呢? 要想睡眠好,首先要養成按時就寢和起床的良好習慣,儘可能不熬夜,第二天不補睡、不賴床。這是因為每人體內都有相對固定的生物鍾,每天的作息時間應與自身生物鍾保持一致,睡覺起床太早太晚都不利於良好的睡眠質量。 具體來說,睡前2小時,關閉大燈換小燈,為進入睡眠做好準備。
sponsored ads |
|
sponsored ads |
睡前溫水泡澡,讓身體放鬆下來,上床後可讀一些旅遊休閒類的書,保持睡前好心情。 對於都市白領喜歡利用雙休日補覺的習慣,睡眠時間也不是越長越好。每個年齡段的睡眠時間都不一樣。新生兒至少一天要睡20小時,嬰兒要14-15小時,學前兒童12小時,小學生10小時,中學生9小時,大學生與成人8小時。老年人因新陳代謝減慢,只需6-7小時。
一般根據白天的清醒程度,只要早上起床時頭腦清晰,一天中沒有疲勞感,能夠神清氣爽地處理事情,就表示睡眠時間已經足夠。而如果睡得過多,就像吃得太飽,會「營養過剩」,出現「越睡越乏、越睡越笨」的「消化不良」。睡眠時間長短也是可以調節的,控製睡眠就像控製飲食一樣,註意調節生物鍾,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晚安」現在實際上等於「先不聊了我要鑽進被窩繼續玩手機」,睡前玩手機已經成不少人每日最後一項必做功課。不良習慣對眼睛和脖頸的危害非常大,你實在沒法放下手機?
那應該學學怎麼把傷害降到最低!這是每個手機黨必知的常識。擴散↓↓↓(當然,睡前不玩手機才是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