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按兩穴位,補足男人氣,滋補不必吃「東西」 觀看人數:54
「人過三十天過午」,按中醫理論,男性從三十歲左右,整個身體機能就開始進入衰退的狀態,只有多一些保健的手段,才可以使人體正氣充足,陽氣不虧,從而減少各種男性疾病發生的機會,提高生命質量。
對於男科保健,有一個首要的穴位要知道,那就是關元。關元穴位於人體「陰脈之海」的任脈,肚臍之下3寸的位置,又稱為下丹田,具有培補元氣、強壯身體的作用。這裡的寸是同身寸,每個人手掌四指並攏的寬度,相當於同身寸的3寸,所以,要找到關元也很簡單,在人體正中線上,從肚臍向下量出四指寬的距離,就是關元穴。自我按摩時,首先可以以關元為圓心,左或右手掌做逆時針及順時針方向摩動3—5分鐘。
關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下3寸。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然後將手四指並攏,置於臍下橫量,在手小指的下緣處取穴。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也是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與任脈的交會穴,位屬下焦,內有腎髒、小腸、膀胱、女胞宮、男有前列腺等髒腑組織,故統治足三陰,小腸,任脈諸經病。
常用於元氣虛損的病症,如中風脫證,脫肛,身體無力、易疲勞,怕冷等; 男科病症,如遺精,陽萎,早泄,性功能低下等; 婦科病症,如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白帶病,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外陰瘙癢,各種婦科炎症等; 下焦病症;痢疾,脫肛,疝氣,便血,溺血,小便滴瀝不盡、尿頻、尿急,尿痛等。 其主治功能,古代名醫張景嶽曾有非常完整的概括:「主治積冷,諸虛百損,臍下絞痛漸入陰中,冷氣入腹,少腹奔豚,夜夢遺精,白濁,五淋,七疝,溲血,小便赤澀,遺瀝,轉胞不得溺,婦人帶下瘕聚,或血冷,月經斷絕,一雲但是積冷虛乏皆宜灸,孕婦不可針,針之落胎……治陰證傷寒及小便多,婦人赤白帶下,俱當灸此」。
有一患者年輕的時候患過性功能障礙,一年夏天,在一位老中醫的指導下,三伏天灸關元穴,每次灸15至30分鐘,那年伏天過後,該患者的病就痊癒了。從此每年伏天該患者都堅持每天用艾條灸1次關元穴。雖至古稀之年依然身體健康,無尿頻、陽痿、早泄等症狀。有需要的大家不妨一試。
由於關元穴非常重要,很多醫家推崇灸關元穴,茲摘錄一些以饗讀者。 《扁鵲心書》:每夏秋之交,即灼關元千壯,久久不畏寒暑。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五十,可二年一灸臍下三百壯;六十,可一年一灸臍下三百壯,令人長生不老。 《扁鵲心書》:中年以上之人,口乾舌燥,乃腎水不生津液也,灸關元三百壯。又:人於無病時常灸關元、氣海、命關(食竇)、中脘,雖未得長生,亦可保百餘年壽矣。
比較簡單又容易操作的是用艾條實施溫和灸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後,對準關元穴熏烤。艾條距離皮膚約2~3釐米,使局部有溫熱感而不灼痛,每次灸15~30分鐘,灸致局部皮膚產生紅暈為度,隔日灸1次,每月連續灸10次。
還有一種方法可以用艾炷隔薑灸法:將生薑切成2~3毫米的小片,用針散刺數孔,放在關元穴上,然後將約花生大小的艾炷放在薑片上點燃施灸。每次灸3~7個艾炷,隔日灸1次,每月連續灸10次。
如果嫌灸麻煩,還有一種方法也不錯,每晚睡覺前,將一手掌的勞宮穴對準關元,然後將意念集中在此處,想像著有火從勞宮穴出來,溫暖著關元穴,然後慢慢入睡即可,體型稍胖的人可能作這個動作的時候肘尖不能支撐到床面上,感覺有些上臂費力而不適,可以在肘尖的下面墊上點東西,以發揮支撐作用,做到整個手臂放鬆的狀態。也可以雙手搓熱來溫熱關元穴。勞宮屬心包經,屬火,可以藉助手掌的熱力溫熱關元穴,該法宜每天堅持。意念配合非常重要。
男科常見的症狀就是腰酸腰痛,還有一個方法也很管用———揉腰眼。腰眼穴為經外奇穴,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的凹陷中。自我按摩時,先找第4腰椎棘突這個水平線。它的找法是,當我們雙手叉腰的時候,從後面能摸到腰間的骨頭,此為解剖學中的髂脊,髂脊正好與人體的第4腰椎棘突相平。然後,從正中線開始量出一個手掌再多一點的距離,便是腰眼穴所在。一般來說,按摩時身體坐正,兩手握拳自然背向後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緊按腰眼穴並做旋轉用力按揉,以酸脹為宜。每次可以揉5分鐘,長期堅持有很好的強腰健腎作用。
文章尾
熱門推薦
218 觀看
243 觀看
1238 觀看
247 觀看
244 觀看
2051 觀看
3156 觀看
4470 觀看
4705 觀看
283 觀看
252 觀看
2581 觀看
276 觀看
194 觀看
6729 觀看
28096 觀看
43654 觀看
264 觀看
觀看數:54人
常按兩穴位,補足男人氣,滋補不必吃「東西」
喜歡的話請按個讚 加加油
按個讚吧,保證不會令你失望的!
我們每天都會在專頁發佈精選文章!
不喜歡請幫我點右上的叉叉關閉